-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水產養殖怎樣才能有效防寒?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秋冬季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防寒方面,如果管理不慎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損失,常見的防寒措施有哪些呢?
一、"加水保溫"在一些魚類或蝦類的“土池”養殖過程中,冬季往往會給池塘加高水位,從而使池底水溫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同時在加水的過程中,也是對池塘上下層水體產生“攪動”作用,對提高水體溶氧也有一定效果。
二、"肥水保溫"在水產養殖的冬季管理中,“肥水”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通過池塘肥水不僅可以有效的預防青苔的爆發,同時可以將水體里的各種微生物以及有益藻類培養起來,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
三、“人工保溫”對于一些特別的水產養殖品種,要想在冬季寒冷的天氣中正常養殖,養殖戶們通常會人工搭建大棚來或者添加加溫設備來達到保溫的效果,雖然會增加養殖成本,但通過人工保溫后能讓養殖品種提早上市,賣到更高的市場價格,養殖戶們還是愿意這么做的。
以上幾點就是水產養殖中常見的防寒措施,養殖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養殖情況和天氣變化來做好相應的處理,安全的度過“寒冷期”。在池塘北邊塘基搭建擋風棚(高1.5~2米),阻擋北風直接吹到池塘表面,減緩池水對流作用。寒流襲擊期間,切不可因為池塘水位低而加水,以免魚類應激而造成凍傷死亡。寒冷天氣絕不能開增氧機或攪動池水,以減緩池塘底部水溫下降速度,達到防寒目的。如遇池水缺氧浮頭,可用小顆粒或粉劑過氧碳酸鈉以及雙氧水進行急救。抓緊搶收已達商品規格的水產品,并將御寒能力較差的魚、蝦捕撈上市,從而降低經濟。
上一篇:科學養殖不可以只看水體指標!還要注意這些!
下一篇:如何解決溶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