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爱稳定资源365_国产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_a级片免费网站_国产免费一级一级 - 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English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電話:020-31025260 
傳真:020-89232023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大觀園街8號202
  •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從原理到應用,全面解析生物絮團技術的無限潛力
?

生物絮團的定義:

在生物絮團系統中,通過人為的可控條件養殖池內的異養細菌和藻類形成絮團,魚蝦排泄物可被微生物吸收轉化成菌體蛋白,因此可有效去除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該技術主要取決于異養菌的大量繁殖。

核心技術內容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中,徹底清除養殖系統的一切生物,特別是病原生物及病原的生物,然后重新構建定性定量的藻類、微生物群落,養殖系統內水循環使用,極少補充系統外水源防止病原的傳入。

這些理論和技術也為實現全人工繁育技術體系,特別是為種蝦培育的高健康發育體系提供了技術儲備。

生物絮團技術的特點

生物絮團技術較早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1989 年朱學寶等發現細菌絮凝體中的異養微生物不僅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也是食物鏈中的生產者。

1999 年以色列科學家Avnimelech 通過向養殖水體中添加有機碳調解 C/N 比至20:1時,能有效促進微生物形成生物絮團,達到維持養殖用水水質穩定的效果,系統的提出了養殖系統中生物絮團反應機制理論。

生物絮團技術通過人為的調控水體中的 C/N 比來促進異養細菌的大量的繁殖,根據Avnimelech 推算的公式,當C/N 達到20 時才可完全去除水體中的無機氮。

養殖水體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主要來自于大量的殘餌和排泄物,傳統的養殖系統中由于C/N 低無法滿足異養微生物的繁殖,僅有 7%的無機氮被同化吸收。

如果通過向養殖水體中添加有機碳提供給異養細菌碳源,異養細菌就可以有效同化水中的無機氮,用以繁殖和轉化為菌體蛋白,細菌經絮凝作用形成絮團被對蝦攝食,實現餌料的二次利用。

有益菌的調控

生物絮團技術中占優勢的微生物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首先這些細菌不能為致病菌或潛在病原菌,不會危害養殖生物的健康;

其次這些細菌能夠達到去除水體中污染物的效果;

最后這些細菌應為異養細菌。

為了補充有效微生物種群,可以對養殖水體添加益生菌,養殖池可利用的益生菌有數十種,比較典型的益生菌之一是枯草芽抱桿菌(Bacillus subtilis),它生命力極強,對環境適應能力強,不易變異,胞外酶系多,生理代謝產物無毒。

同時該菌種具有生理代謝旺盛,繁殖速度快,并產生大量的胞外酶類的功能,可同化、吸收掉水體中殘餌和動物排泄物等大分子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

大分子有機物被分解為小分子的有機酸、氨基酸、胞內產物等物質,同時也為水體中其他微生物細菌、藻類等提供營養。

提高 C/N 比值

微生物是自然界水體中廣泛存在的生物種類,它們對促進水環境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維持水生態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養殖過程中。

水體中 C/N 比值會隨著養殖進程降低,而低 C/N 比值會抑制異養細菌的生長。

因此養殖過程中需要人為添加有機碳源,提高水體中的 C/N 比值,促進水體中異養細菌的繁殖,將水體中氨氮等養殖排泄物同化成細菌自身成分,養殖生物通過攝食菌體蛋白,達到促進營養物質循環、調控水質、降低飼料系數、提高養殖生物成活率的作用。

碳源添加種類

用于碳菌調控技術所需的碳源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一是可以被快速利用的簡單碳水化合物,例如糖、淀粉、糖蜜等。

其優點是反應速度快,不足之處是需要不斷的添加,以保證基本需要和循環利用。

二是復合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木薯粉、纖維素、谷類。

此類碳源需要首先由微生物分解為小分子才能被利用,優點是穩定、持久,不足之處是被微生物利用的過程時間長,反應慢,容易積累沉淀在池底造成二次污染。

充足的溶氧

采用碳菌調控技術的養殖池塘水體中要有足夠的氧氣,其作用一方面是保持水體中高濃度的溶解氧,以滿足各種生物的需求,另一方面起到混合池塘水體的目的,使水體循環流動,讓營養物質、浮游動植物、細菌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

隨著池塘中外來有機碳源的增加,有機物質就會增多,此時異養生物利用有機物質,并同時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在以碳菌調控技術為基礎的養殖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溶氧。

國內外研究進展

1999年以色列的 Yoram Avnimelech,系統地提出了養殖水體內的 C/N 比例養殖系統水質調控作用的反應機制,理論依據,開創了該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先河。

Andrew 等研究表明,生物絮團養殖系統能顯著提高單個對蝦的重量。

ManecasBaloi 研究發現隨著光照的增加南美白對蝦的產量增加,通過測量水體中的藻類推斷出藻類是生物絮團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鄧應能等研究發現在添加飼料投喂量的77%的蔗糖可有效降低水體中氨氮的濃度。

以細菌為基礎的絮狀物可以作為餌料源,提供部分營養,補充配合飼料不足的營養,從而間接提高了對蝦對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

不但許多人在實驗室證實了這個結論,而且在生產性對蝦養殖池,餌料氮的利用率為 39%,遠高于常規的養蝦池的 15-25%。

岳強等在生物絮團對中華鋸齒米蝦生長及水質的影響中研究發現生物絮團能夠維持相對良好的養殖水質,水體的酸堿度一直穩定地保持在適合生物生長的范圍之內,而且實驗組蝦池的米蝦存活率和增重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生物絮團已經被證實可以起到降低養殖水體中的氨氮、減少換水量甚至是零交換水、提高餌料系數等作用。

 

來源 | 水產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