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
1苗種放養前的準備
(1)池塘的清整、除害、消毒 鋪膜池塘和水泥池塘的清理方法大致一樣。在池塘排水后使用高壓水槍將黏附在池壁、池底的污物徹底沖刷干凈。
在晴天強光條件下暴曬3~4天,但不宜長時間暴曬,否則,會加速土工膜的老化、水泥池塘的干裂(滲漏)。
對于水泥護坡池塘池底的清理則相對復雜,先排干池水暴曬幾天,待沙底表層的污物曬干、結塊硬化后,清出池外,然后用高壓水槍將池底細沙和池壁黏附污物沖洗干凈,再進行池底的翻耕暴曬,直到池底細沙氧化變白、外觀干凈,最后全面檢查池壁、池底、進排水口等處是否有裂縫,及時堵漏、維修,避免出現問題。
池塘的消毒一般在對蝦苗種放養前半個月進行,池塘內先進水10~20厘米,按50~80克/m3濃度用漂白粉消毒浸泡。
池塘內先加水的目的是有利于藥物的溶解和在池中的均勻散布。同時用小水泵抽取消毒用水反復沖刷未被浸泡的池壁等地方,保證池塘的死角、進排水管道的接口處都要徹底消毒。
池塘經過一晝夜的浸泡后,排掉消毒用水,再用清水將池壁和池底沖刷干凈。
(2)池塘進水及養殖用水的消毒
池塘經過清整消毒后,就可以把經過過濾的海水加入養蝦池內。可一次性將池水進滿,也可先進1.5米水深,待放苗后再逐漸把水加滿。
無沙濾系統的可在進水管的出水口系設一個80目的篩絹網袋過濾。池塘進水后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進行消毒。
對蝦養殖池塘密集的區域,應考慮建造適當面積的備水池兼做消毒池使用,應先將水源引入備水池,經沉淀、消毒處理后,以備養殖過程中隨時使用。
(3)肥水培養基礎餌料生物
高位池養蝦,由于池底處理得比較干凈,池內殘余的糞便、殘餌等有機物很少,養殖用水又經過了沙濾,水體的營養相對貧瘠。
為了保證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長繁殖和藻相的持續穩定,在培育優良的單細胞藻類時,應將無機復合營養素、有機無機復合營養素、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制劑聯合使用。
一般在放苗前1周,選擇天氣晴好的時間施用,7~15天再重復使用1~2次,以避免單細胞藻類大量繁殖后導致水體營養供給不足而出現的衰亡。
2.對蝦苗種的選購、運輸與放養
(1)苗種的選購 蝦苗的質量影響到對蝦的生長速度、成活率、產量和效益,關系到養殖的成敗。
選擇蝦苗的標準,體長應在1.0厘米以上,大小均勻、規格整齊、蝦體肥壯、形態完整、附肢健全、運動活潑、胃腸道內食物充滿、無畸形、逆水游泳能力強、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感、身體透明無臟物、無病癥的蝦苗,最好是經過檢疫的SPF蝦苗。
可以現場采用抗逆水試驗和抗離水試驗等一些簡單的方法檢查蝦苗的健康程度。
抗逆水試驗:在育苗池中撈取少量蝦苗放入白色圓形水盆中,沿一個方向(要么順時針、要么逆時針)輕輕攪動盆內的水體,如果蝦苗能夠逆水流游動或者趴伏在盆底,說明蝦苗體質較健康、蝦苗活力較好。相反,若蝦苗隨波逐流,或順著水流方向漂流說明苗種體質較弱。
抗離水試驗:在育苗池中撈取少量蝦苗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白色濕毛巾上,用濕毛巾把蝦苗包裹起來,再用盆或其他容器盛裝育苗用水,5分鐘后再把蝦苗放回育苗水中,觀察對蝦苗的存活情況,如果蝦苗全部存活說明蝦苗體質較好。反之,說明蝦苗的健康狀況差、體質弱,苗種質量差。
(2)苗種運輸
通常采用帆布桶或塑料袋充氧運輸,前者用于近距離汽車運輸,目前很少用。后者適合于較遠距離的汽車運輸或空運,目前多用此法。
運輸方法:選用容量為30升的雙層塑料袋裝水三分之一,裝蝦苗3萬~8萬尾(視運輸時間長短而定裝苗量),充入三分之二的氧氣,然后用細繩或橡皮筋封口,再用紙箱或保溫箱包裝,在20℃左右的條件下可運輸近12小時。
運輸途中長時間停放、水溫不穩定、遇上蝦苗蛻皮、將個體相差懸殊的蝦苗裝在一起等,都會影響和降低運輸成活率。
(3)苗種放養
水溫穩定在18℃以上就可放苗。由于高位池養殖主要集中在我國南方和東南沿海,根據當地氣溫情況,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放養第一造苗種。
放苗前先試水,取育苗用水和養殖用水各3~5千克,各放苗30~50尾,48小時后觀察成活率,若達到85%以上就可放養,否則先查明原因再試水放苗;
亦可提前2~3天從育苗場拿回少量馴化好的蝦苗,放入蝦池中的網箱內觀察,經過48小時的試水,檢查蝦苗的成活率,若達到85%以上,就可放養。
若成活率小于85%,則應查明原因后再試水放苗。如果養殖是在半咸水或淡水中進行,對蝦苗種還要進行淡化處理。
放養密度一般為15萬~40萬尾/畝不等。還要根據池塘條件、養殖方式、產量等確定放苗密度。
放苗注意事項:選擇晴天、風小的天氣放苗,暴風雨天不宜放苗;應在上風方向放苗,讓蝦苗緩慢入水;
為提高蝦苗放養成活率,放苗時先將裝有蝦苗的塑料袋放在池水中,當袋內、外水溫接近時,打開塑料袋,并緩慢加滿水,然后使蝦苗逐漸入水。
切忌直接把蝦苗倒入池水中;放苗時溫差要小于3℃,鹽度差要小于0.3%。
(4)蝦苗馴化
由于南美白對蝦苗種是在2.5%~3.0%的海水中孵化培育的,而高位池養蝦并不是都采用海水養殖,有些采用低鹽水甚至是淡水,所以必須進行苗種淡化處理。
苗種淡化主要是由育苗場在育苗池內逐漸加入淡水進行馴化的一種方法。由于是在育苗場的育苗池內進行,操作簡單易行,淡水用量少。對養殖者來說無需再額外增加建造暫養池的投入。
對育苗場來說,一個育苗池就可以生產南美白對蝦苗種數百萬尾,因此養殖者計劃購買的苗種要有一定的量,否則育苗場不會因為十幾萬尾甚至幾十萬尾苗,而對幾百萬苗全部進行淡化。
另外養殖戶還要注意對育苗場的淡化過程有所了解,注意淡化的速度。
對于淡水養殖用苗,要杜絕育苗場在賣苗前3~5天內以每天0.5%~0.6%,甚至更高幅度將鹽度快速降至0.1%,便作為淡化苗種出售,因為這種苗的養殖成活率很低。
養殖者在選購淡化蝦苗時,一定要選擇鹽度在0.1%以下水中穩定培育3天以上的蝦苗用于養殖。
來源:水產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