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目前,水產養殖普遍采取高密度集約化養殖。
養殖池塘由于高投餌、死亡的生物體、魚類的排泄物、殘剩餌料及禽畜糞便等有機肥料的不斷排放積累;
加上雨水季節沖刷泥沙沉積,使池塘逐漸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
塘底保留合理的一定厚度的淤泥是必要的,它能起到供肥、保肥和調節、緩沖池塘水質肥度的作用。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其成分很復雜,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質和腐殖物質兩類。
非腐殖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礦物質泥沙。
腐殖物質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質是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生分解轉化成簡單的化合物。
腐殖質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種膠體物質,有巨大的表面能,所含羧酸、羥基,在分離時帶有負電荷,可以吸收并保持大量陽離子成分。
它和土壤中的無機粘土礦物質一道,對水中的一些離子狀態物質發生吸收作用并能與其它離子代換而達到相對的動態平衡。
淤泥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在淤泥表層一般是好氣性細菌占優勢,在淤泥中由于氧氣缺乏,則以嫌氣性細菌占優勢。
在水體和淤泥中進行的一系列氧化還原過程,淤泥中以還原過程占絕對優勢。
由于在池水中有一定數量的氧,所以在水和淤泥鄰接處可以觀察到氧化過程的急劇上升。
淤泥表面以下數厘米的深處,氧化還原過程就大大降低,這里是許多嫌氣性細菌生長發育的適宜場所,愈往深處,氧化還原過程愈低。
淤泥對水質和魚蝦蟹有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適度的淤泥起供肥、保肥和調節水質肥度的作用。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包括處在不斷分解過程中的非腐殖物質和比較穩定的腐殖物質。
淤泥中還含有大量的無機營養成分,它們大多被吸收固定,有的呈有效狀態。
這些物質經細菌分解和在適當條件下被交換釋放,可源源不斷地供應水中以氮、磷、鉀等養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
當池塘大量施肥后,淤泥中的膠體物質能吸收一部分有機物和無機鹽類,暫時保持住這些肥分;
然后在適當條件下再逐漸被交換釋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因此,淤泥在這里起著一定的保肥和調節的作用。
新開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質不夠穩定,變化較大,主要就是缺乏足夠的池塘淤泥對肥料起緩沖、調節作用。
淤泥能吸收磷酸、銨、鉀等離子,但不吸收硝酸離子,因此施硝酸態氮肥、淤泥不能吸收保持。
淤泥中以及水中的膠體對磷酸鹽吸收特別強烈,施磷肥后不久大部分磷肥被膠體吸收,釋放到水中;
因此,池塘施無機磷肥有明顯的“后效性”,即施肥后第二、三年仍有肥效。
但在石灰質過多的池塘,磷酸容易與鈣生成難溶于水的磷酸鈣沉淀。
在酸性過強的池塘,則容易與磷酸生成更難溶解于水的磷酸鋁、磷酸鐵沉淀。
由于這些作用,使有效磷變為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形式,而使磷肥受到損失。
(2)淤泥過多容易惡化水質造成缺氧及各種疾病爆發。
1、養殖產量低。
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的水體容量變淺變小,魚類的生活空間減少,這些都不利于密養高產。
2、池塘淤泥過多,水中有機質也多,大量的有機物經細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氣,造成缺氧狀態。
在缺氧條件下,產生較多的還原性中間產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有機酸、低級胺類、硫酸等;
這些物質大都有害,它們在水中累積,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容易產生浮頭,泛塘死魚。
3、容易形成“老水”,使魚類的品質差,抵抗力降低。
4、容易引起各種水質惡化,硫化氫、氨氮超標。
池塘淤泥過多,易使水質惡化,酸性增加,病菌容易大量繁殖,同時在不良環境中,有害物質容易造成水產動物慢性中毒,如麻痹、窒息,抵抗力減弱。
淤泥中存在著許多寄生蟲、細菌和病毒。同時,在不良環境中,應激抗逆的抵抗力減弱,因此容易引發病。
如果池塘的淤泥過多,必須要進行清淤。清淤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排干池塘水,挖除過多的淤泥。池塘在養殖一個周期后(2-3年)干池一次,排水后挖去池塘過多的淤泥。
池塘一般保留20厘米左右的淤泥層較為適宜。
魚塘清淤方法:一般先排干池水,進行人工清洗排放或機械(泥漿泵)清淤。
2.讓池塘底日曬和冰凍。池塘排干水,讓池底接受充分的風吹日曬,或經過冬季的冰凍,對改良底質有良好效果。
3.施放石灰。池塘排干水后施放石灰,主要有以下的作用:
(1)殺滅潛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魚類寄生蟲、病害菌和對魚類有害的昆蟲及其幼蟲等。
(2)由于堿的游離,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種有機酸,改變酸性環境,使池塘呈微堿性反應。
(3)鈣離子濃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吸收固定的營養鹽交換釋放,增加池水肥度。
(4)可提高池水的堿度和硬度,增加緩能力。
4.養魚與作物輪作。如果干池期較長,又缺水源,可考慮把養魚和農作物聯合起來,進行輪作。這有以下好處:
(1)池底種作物時淤泥可更充分地干透,靠陸生作物生長的根部使土壤充以空氣,有利于有機物的礦化分解,更好地改良。
(2)作物本身有經濟價值。
來源 | 水產研究社
聲明:本公眾號未注明出處的轉載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處或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