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近期油膜多這種現象不是個案,很多池塘都出現了。那么油膜是怎么產生的?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處理呢?
油膜產生的原因
1.動植物及藻類尸體腐爛后形成的物質,常見于清塘不徹底的池塘;
2.鮮魚或冰魚投喂后產生的(未經清洗投喂會更多);
3.消化腺病變,導致吃下去的餌料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便排出體外了;
4.淤泥厚的池塘于養殖中期底熱返底,造成的底層有機質釋放。
很顯然,當前池塘里油膜多,最大的可能就是動植物及藻類尸體腐爛后,未能徹底曬塘清塘導致的。
油膜有什么危害呢?
1.油膜很多的話,能夠封在池塘水體表面,阻礙空氣與水體交換,長此以往易導致缺氧、缺碳(類似于把水面上倒了一層油,氣體溶不進去);
2.油膜多,水體粘性大,微風不起浪,會導致水體流動性差;
3.油膜里的雜質、有機質會成為蝦蟹魚等苗種階段的潛在餌料,這些臟的物質被吃下去后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腸炎(昨晚巡塘發現,油膜多的角落聚集了很多蟹苗,此點需重點關注);
4.油膜是比較臟的一類物質,多了之后便容易滋生更多的有害蟲及有害細菌病毒;
5.油膜大量存在的池塘,隨風飄蕩易附著于水草上,長此以往水草表面黏附厚厚一層泥銹,水草就很難生長起來了。
怎么處理油膜?
油膜屬于雜質、有機質的聚合體。其主要特性是有黏性,池底或水體表面都會有。一般建議:
1.下風口油膜聚集區人工用水舀撈除。工作略顯繁瑣,持續性強。小龍蝦池塘一般有換水條件,將下風口循環水形式換掉即可
2.全池潑灑表面活性劑類產品(解毒有機酸內一般含有)有很好的清洗作用。
3.現階段的油膜幾乎都是從池塘底部來的,所以可以針對池底再做一些分解氧化工作(尤其清塘、曬塘不徹底的),用含表面活性劑類的底改、強氧化性、季胺鹽類底改加量改底。
4.油膜的有機質雜質也是營養元素的一種形式,可以于近期用藻種將其一起吸收轉化成肥料利用。
5.有機質同時可以使用復合芽孢將其轉化為動植物可吸收的營養物質(提高轉化率,變廢為寶)
來源 | 綜合整理/老蝦農
聲明:本公眾號未注明出處的轉載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處或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