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魚塘藻類繁殖過旺難免會有老化死亡,新老交替本屬于正常現象。但是,因天氣驟變、水質突變等,會引發藻類大批死亡,也就是倒藻。在倒藻后,我們往往會肥水培藻,操作雖然是對的,但有個關鍵點做不好,極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倒藻后肥水要注意什么
最要注意的是,倒藻后不要著急用肥水藥。原因是,倒藻之后,藻類的內容物釋放到水中,此時水中的氨氮亞鹽都會升高,盲目的使用肥水膏,水不但肥不起來,反而給水體增加了負擔,因為大多數的肥水膏,成分也是有機物。
此外,倒藻之后,新藻長成之前,水體藻類處于短暫的空檔期。水中什么藻類都有可能再次發展起來,如果此時水中的藻類是好藻還行,萬一是有害藻類,用了肥水膏之后,只會讓有害藻再次繁殖起來;
所以,在決定肥水之前,建議先用顯微鏡看一下水中的藻相。一旦是有害藻多,需要立刻換水,并加注有益藻多的老水來補充藻源,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害藻類必定瘋長,到時候再控制就晚了。
如這個倒藻后肥水失敗的例子,這個養殖老板因天氣原因倒藻之后,在不清楚藻相的情況下,直接加了肥水膏。導致水中的裸藻瘋長,裸藻密度非常大。
處理方案:
魚蝦池"轉水""倒藻",水發黑、發暗,正確處理方法為:
1、加強增氧,有條件的適當添換水;
2、"藻毒清2瓶+水體生態素1袋",一套5畝,化水后一起潑灑,連續兩天。
3、水色恢復、水質穩定、魚蝦正常后,再補"高科一號+好菌來"或者"菌優底凈+好菌來"等培菌。在處理過程中,杜絕馬上使用芽孢桿菌等強耗氧菌處理,容易加劇耗氧、加劇氨氮快速升高、加劇翻塘,非常危險!

總結,倒藻后一定按照增氧、解毒、培菌、補肥的操作,快速使水質恢復正常,也要注意抗應激,保證魚蝦的健康。

來源 | 綜合整理-養蝦農
聲明:本公眾號未注明出處的轉載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處或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