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對蝦紅體是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的一種非常常見而且死亡率極高的一種病癥,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常見三種紅體的發病原因,教會養殖戶如何判斷,以及應該怎么防治?
一、對蝦紅體發病原因及判斷
(一)應激性紅體
發病原因:應激性紅體在對蝦養殖中比較常見,一般是由于蝦子不適應環境而引起的,比如:惡劣天氣導致的環境驟變、水體有毒有害指標升高導致的中毒性應激、換水不當、倒藻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藻中毒等。
判斷方法:應激性紅體主要表現為觸須發紅,尾扇尖部發紅,以及當蝦子在受到藥物刺激或者拉網時出現的觸須尾扇甚至附肢發紅的現象,但是一般這種現象會隨著水體鹽度、溫度等理化指標的逐漸穩定而消失。
(二)病毒性紅體
發病原因: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在氣溫驟變以及水體理化指標嚴重超標的情況下容易引發。
判斷方法:對蝦群體常出現環游現象,肝胰臟腫大或變淡紅色,肌肉容易變渾濁。病蝦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緩慢游動,撈離水后死亡。
(三)細菌性紅體
發病原因:一般是由于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
判斷方法:通常表現為附肢發紅,特別是游泳足尤為明顯,因此也被稱為“紅腿病”。
?
我們了解了三種對蝦紅體的發病原因,那么針對不同紅體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避免盲目用藥,浪費人力物力。
二、對蝦紅體的防治措施
(一)應激性紅體
1. 在惡劣天氣發生前三天,及時補充藻類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穩定水質和藻相.
2. 在惡劣天氣前,提前潑灑抗應激產品,避免對蝦產生應激。
(二)病毒性紅體
只有在發病前進行預防,一旦發病,治理已經晚了。
(三)細菌性紅體(主要是由于弧菌感染引起)
1. 日常預防:
定期解毒、消毒殺菌;勤改底,定期改底;保持充足的溶氧;定期補充有益菌。
2. 發病治療
一旦發病,我們要及時使用5星過硫抑制弧菌。配合改底等措施,以保證良好的水體環境。
希望以上分享能夠幫助到水產養殖朋友們!
來源 | 綜合整理-養蝦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