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在我們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尤其是到了溫度比較高的夏季,在一夜暴雨過后池塘的水色突然變清的情況,很多養殖戶朋友對于這種現象束手無措,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倒藻現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倒藻的原因、預防以及如何處理。
一、什么是倒藻
所謂倒藻是養殖水體中藻類大量死亡,導致水色驟然變清、變濁(有黃濁、白濁和粉綠色的混濁之分),甚至變紅的一種現象。
二、池塘發倒藻發生的原因
1、水溫過高引起的倒藻
每種藻類都有適合自己生長的溫度,在我們池塘中常見藻類為硅藻和綠藻,硅藻最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0-25℃,綠藻的最適生長水溫度范圍為25-33℃,當水溫超過其耐受程度后就會容易引發倒藻。
2、劇烈天氣變化引起倒藻
藻類也是一種活生生的生物,當池塘水環境變化過大時,造成生物失衡,水溫突然下降過快以及下雨時池塘總堿度變化過大,水體酸堿度變化大,藻類無法適應突然變化的水體,造成倒藻。
3、池塘營養元素缺乏引起倒藻
池塘中有的營養元素缺乏,藻類無法吸收營養正常繁殖,造成池塘中的有益藻類老化,藍藻、裸甲藻等有害藻類占優勢,碰到氣溫突變時引發倒藻轉水。
4、用藥不當引發倒藻
過量使用消毒殺菌劑,殺蟲劑,重金屬鹽類,這些消殺類的產品對藻類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現在養殖朋友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往往喜歡加倍甚至幾倍來用,消殺類的產品破壞了細菌的細胞壁造成轉水倒藻。
三、池塘倒藻的危害都有哪些
1、溶氧下降。大家都知道池塘中的氧氣70%來自于池塘藻類的光合作用,大量的藻類死亡勢必會造成池塘溶氧快速下降,同時藻類在死亡以后被細菌分解的過程中也會消耗大量的氧氣,更加加劇了池塘缺氧。
2、PH下降打。池塘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都是被藻類光合作用吸收掉的,當藻類大量死亡以后,二氧化碳無法被吸收,在水里生產碳酸造成池塘PH過低。
3、氨氮亞硝酸升高,池塘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大部分都是被藻類吸收,當藻類大量死亡以后,氨氮亞硝酸鹽無法被吸收,同時藻類在被分解的時候也會產生氨氮和亞硝酸鹽,進一步使池塘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升高。
4、死亡的藻類容易滋生大量弧菌,弧菌在生長的過程中喜歡附著在池塘底部的殘餌,糞便和死亡的藻類中,同時喜歡厭氧的環境,當藻類大量死亡沉入池塘底部以后,創造了適宜弧菌生長的環境,容易引起弧菌爆發。
四、怎么預防倒藻
1、天氣變化時加大增氧量
藻類在夜間也是需要呼吸的,呼吸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因此在天氣變化時增大池塘底部氧氣含量,不僅可以預防養殖動物缺氧,還能給藻類提供氧氣,防止倒藻。
2、定期補菌,水體菌藻平衡可以維持水體良好的環境,有益菌分解有機質提供藻類吸收的營養,藻類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促進菌類繁殖,互利共生,提高藻類的新陳代謝以及抗逆能力。
4、補充藻種以及藻種所需的營養包括氨基酸,礦物質,促進藻類的新陳代謝,提高其抗逆行為。
5、提高水體的總堿度,可以定期往水體中潑灑白云石粉或者小蘇打,增加水體的緩沖能力,可以減少池塘PH變化,增加水體的穩定性。
來源:老蝦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聯系刪除!
【技術案例分享】
雨后、連續陰雨天、倒藻后池塘水體處理措施:1、傍晚或者晚上"藻毒清+水體生態素"連續潑兩天。2、上午"水體生態素+好菌來+菌優底凈",化水潑或者揉團拋入池底。
爆款組合:水體生態素1袋+藻毒清2瓶,每套5畝,一起化水全池潑灑;上午用下去,下午水色即有好轉。可廣泛應用于水難肥、水難調、連續陰雨天氣、倒藻、氨氮亞鹽居高不下、魚蝦活力不佳、吃料不好、水色不好、水色多變池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