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預防浮頭、泛池是養殖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日常管理中養殖戶往往對連續陰雨天氣、晴天下午陡降雷陣雨進行防范,而忽視一些同樣會導致浮頭、泛池的因素。根據多年的事例歸納如下:
1.拉網、扳罾作業后養殖戶誤認為現有的存塘量比以前減少了,就不會發生浮頭、泛池,其實因為拉網、扳罾作業大面積地翻動了底泥,這些沉積的底泥短時間集中分解、大量耗氧,易造成浮頭、泛池。
2.季節轉換水溫變化幅度大,該階段冷暖氣流常會交鋒,常說的“南闖北”,就是指連續吹南風、陡然刮來了北風,人們感到涼爽,也認為魚塘沒事了。殊不知此時水體會加快、加劇對流交換,大量的底層水會交換到上層,因為底層水含氧量較低,會帶來浮頭、泛池。
3.一些藥物會殺傷、殺滅藻類,影響塘口浮游植物總量的光合作用,降低池塘溶氧的貯存,同時死亡的藻類還需耗氧分解。也有因連續使用殺蟲劑減弱了魚的體質、降低了魚的抗逆力,還有含乳化劑的藥物若潑灑不均勻或遇大風天氣造成局部藥量過大過重,這些都會造成浮頭、泛池。
4.不可抗力造成電力設施中斷,如強臺風后電線桿大面積折斷,短時間難以搶修。養殖戶務必配置發電機,以防萬一。
5.益水劑的使用。現在養殖戶已經逐步接受用生物制劑來調節水質,大部分生物制劑在使用初期會大量耗氧,以供自身繁殖、擴散,甚至魚類會產生應激反應、養殖戶往往對這方面常識不了解,最后發生浮頭、泛池。
6.投餌機定時失靈、投料量多與少、投料快與慢失控,有時忘記關停投餌機,這樣投料總量超常增多,魚過分飽食、需增加吸氧量來消化吸收。這種情況極易給大規格草魚創造搶食貪食機會,最后因加重了供氧負擔而發生浮頭、泛池。
7.晴天傍晚開動增氧機或者晴天傍晚向池里大量進水,人為地攪動水層,上下層水發生對流,底層水上浮,臨近傍晚又沒有氧源補給,就等同于午后降雷陣雨,亦易引發浮頭、泛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