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服務
南京市溧水縣漁業技術推廣站從2011年開始在洪藍鎮陳家圩鱸魚養殖區推廣加州鱸魚套養黃顙魚高效養殖技術,實施面積達3500畝,通過近二年的技術示范、推廣、培訓和指導,陳家圩鱸魚套養黃顙魚平均畝產值可達17000多元、畝效益5000多元,創該養殖區歷史上最佳水產養殖業績。具體養殖技術模式總結如下:
一、塘口條件:
陳家圩鱸魚養殖區的魚池是南京市2814項目漁場標準塘口,面積一般為10畝,水深1.8米,池底淤泥深30厘米,魚池東西向,背風向陽,呈長方形,坡比為1∶2~1∶2.5。魚池靠近石臼湖水源,排灌通暢,水質清新,水量充足無污染。放養前經過清整、冬季暴曬,每畝池塘用100公斤的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注水后每畝池塘施發酵糞肥80公斤肥水。
二、苗種放養:
加州鱸魚苗經馴化后放養,時間為5月底,規格為6—8cm,每畝放養2000尾,6月份每畝套養3-5cm黃顙魚苗1200尾,另套養白鰱每畝80尾、花鰱20尾,苗種求體質健壯、鱗片完整、規格均勻、無傷病。
三、日常管理:
養殖所投喂的飼料為海水冰鮮魚,在投飼管理中,不投喂已變質腐敗和發病過的餌料魚,日投飼二次,上午8時-9時,下午4時-5時,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8%,每隔20-30天,要在冰鮮魚中摻加復合維生素或維生素C投喂。
黃顙魚是無鱗魚,對常用藥物忍受力不及家魚,對硫酸銅、敵百蟲等比較敏感,尤其要慎用,因此要以防為主,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藥物,平時注重水質調控,利用微生物制劑進行調節水質,保持活、爽,防缺氧浮頭。
加州鱸飼養一段時間(二個月左右)后,加州鱸魚大小會出現明顯分化,此時加州鱸極易產生“互殘”現象,為了提高養殖成活率,應及時拉網分篩、分級飼養。
產量收獲:(以畝為計算單位)
鱸魚2000尾*75%*1斤/尾=1500斤;黃顙魚1200尾*60%*0.15斤/尾=108斤;白鰱80尾*95%*3斤/尾=228斤;花鰱20尾*95%*4.5斤/尾=85斤。畝產計1921斤。
四、效益分析:(以畝為計算單位)
1、產值:鱸魚1500斤*10.5元/斤=15750元;黃顙魚108斤*11元/斤=1188元;白鰱228斤*2.5/斤=570元;花鰱85斤*4元/斤=340元。合計17848元。
2、成本:苗種1000元、飼料9500元,塘租700元,人工600元,電費250元,捕撈及雜支650。合計12700元。
3、效益=產值-成本=17848元-12700元=5148元。
五、技術優勢:本養殖模式在陳家圩鱸魚養殖區已推廣2年,養殖效益逐年提高,其優勢是苗種投入成本低,養殖周期短,5、6月份放養苗種,當年11月就可銷售商品魚,養殖戶資金壓力小,套養的黃顙魚不需要專門投喂飼料,充分利用鱸魚吃剩的殘餌,可代替底層鯽魚,作為“清道夫”,既保護了水質,又提高了水產品銷售價格。本養殖模式可提高池塘的綜合產能,養殖前景看好,有較好的推廣價值。